close

市場遭遇「李鬼」 黃金投資還靠譜嗎?

黃金作為硬通貨,無論是在和平年代還是動盪年代一直以來都是投資保值的不二之選。

     中國人喜愛黃金勝於一切,尤其結婚生子送親友,黃金首飾是必備的首選禮品。2012,象徵著吉祥幸福的千禧龍,註定了又是一個結婚和生育的高峰年,黃金市場因此再度火熱起來。殊不知,那些看上去金燦燦、雍容華貴的黃金也可能和其他物品一樣被造假。

     作為大陸金銀首飾的加工基地廣東省,據媒體披露的一份質監部門「2011年貴金屬監督抽查通報」顯示,在廣州、深圳、珠海等17個地區190家企業生產的珠寶貴金屬產品307個被檢測批次中,不合格的佔有102個批次,產品抽樣批次不合格率為33.2%,其中不乏大品牌。

造假手法複雜 監測難

     黃金造假雖然一直存在,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黃金造假的手法也在不斷升級換代,就連業內人士一不小心也很容易看走眼。過去「假黃金」造假要麼是質地粗糙肉眼較易識別,要麼是添加了鍍金鎢。雖然鎢的密度為19.35,與金的密度19.32相比極為接近,但這種添加鎢的黃金造假方法對於典當行專業檢驗人員來說能輕易識別,因為其色澤與真金有別。

  而最近出現的「假黃金」,造假分子在與黃金比重相似的合金外面包裹一層純金,有時還包裹比較厚或者用相當比重的黃金,另外摻7種其他金屬——鋨、銥、釕、銅、鎳、鐵和銠來造假。

     上海典當行業協會提醒,這種黃金造假法僅憑看和摸、用試金石試甚至是測比重都很難識別,一是因為首飾款式的不同很難測比重,還因為合金比重與真金比較接近。所以,往往要經過用刀破開黃金、高溫燒、化學製劑檢測等一些破壞性測試後才能檢測出這種「假黃金」。

       另外專家也提醒,買黃金飾品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印記。國家標準GB11887「貴金屬首飾名稱」中規定,印記的內容應包括:廠家代號、純度、材料以及鑲鑽首飾主鑽石(0.10克拉以上)的品質。具體到黃金來說,印記中就應該有其成色和廠家代號。一般來說,鍍鎳的產品,因為是在印了鋼印之後再鍍上去的,印記相對就會顯得模糊不清。而且無論是印記還是做工,假品比真品都要粗糙一些。

       此外,因為銅和鐵的密度都比黃金的密度小,因此同樣大小的體積用手掂量的話,會感覺輕一些。在開發票的時候也要注意,發票上寫的一定要和服務員說的一緻,比如服務員說的是足金,那發票上也要寫足金;說的是18K金,那發票上也要寫18K金。假如在這個過程中被偷樑換柱,將來維權就會變得很難。

回購管道 監測不規範

     除了造假技術不斷翻新,讓人無以應暇,目前大陸民間黃金回購與置換產業鏈魚龍混雜的諸多亂象,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以大陸黃金主要加工地之一的深圳羅湖水貝地區為例,雲集著數千家不同規模的黃金珠寶飾品加工企業。「其中多數企業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嚴格操作黃金加工業務,但也存在某些家庭作坊式加工廠偷工減料的情況。」一位熟悉民間黃金加工鏈內情的人士透露,在廣州荔灣區上下九步行街附近,散落著30幾家打金鋪,接受「以舊打新」與黃金產品訂制服務,掌握了全套的黃金製作工藝——不用大型機械,不用工廠廠房,傳統的冶煉、焊接工具,足可以製作簡單的合金、黃金產品。當然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督規範,他們想造假也易如反掌。

       作為黃金回收流通的重要平臺,銀行在回購黃金的監測上還存在很多漏洞。據瞭解,目前銀行的回購櫃台還沒有專業人員的配置,檢測方面經驗不足、設備不夠,服務漏洞重重。回購櫃台的工作人員對金條檢驗程式十分簡單,只用「尺」、「稱」等計量工具對客戶的金條進行度量,而沒有配備珠寶檢測站的X光譜設備,金條甚至不用經過刀剪、火燒等檢測程式。回購人員中,有的兼職儲蓄業務,有的本是理財經理,缺乏專職黃金業務的專業人士。

       在此情況下,兩類隱患一定存在:首先,銀行櫃台只能「粗檢」金條成色,無法細查成色差異。九九金的黃金含量高達99.99%,但標準稱量工具只能測到克重後一個小數點的位置,對於100克的金條來說,類似設備無法準確區別出三個九與四個九的金條。二是看不到黃金內部結構,如果有人刻意摻進比重、密度與黃金差不多的金屬,比如說「銥」或是「鈀」,銀行根本無法發現,照收不誤。銀行金條一旦被回收後不會做回爐處理,而是直接被轉回市場交易,消費者如果買到了摻假、不純的金條,只能自認倒楣。

惡性循環 正規管道利潤被擠壓

     民間黃金回購不規範,造就了很多「李鬼」公司。他們打著著名黃金集團的品牌,向市場銷售假黃金。最近30餘家「李鬼」公司在上海地區的橫空出世,讓正牌軍中國黃金集團措手不及。

  一家民間黃金公司人士透露,這些李鬼公司的黃金價格往往都低於市場價格。像中國黃金集團金條報價是大陸黃金即時價格+12元(人民幣,下同)加工費(包括每日黃金價格波動的損失補貼、相關加工稅費、運輸保管與倉儲費等),而民間黃金公司可以只收加工費4~5元。

  正牌公司根本無法與他們拚價格,「如果跟隨降價,等於我們自我承擔每日黃金價格波動風險及運輸保管倉儲等成本開支,盈利空間就更低了。」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軍坦言。

  正規加工企業舉步維艱,想要維權更是難上加難。中國黃金集團暗訪調查發現,這些傍著「中國黃金」的「李鬼」,都將公司註冊在香港。按照香港法規,他們都屬於合法經營,只是借助「中國黃金」這個名稱而已。

  而中國黃金集團申請的「中國黃金」商標遲遲沒有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批準,因為大陸商標法規定「中國」等通用名字不能用於商標註冊。一位中國黃金集團人士透露,目前他們只能先註冊「中金」商標,避免其他公司以此誤導投資者。即使眾多掛鉤「中國黃金」名稱的公司註冊在香港,但黃金採購管道仍主要來自境內民間黃金回置換產業鏈,幾乎不從香港直接進口黃金飾品。因為從香港進口到大陸的黃金關稅約27元/克,反而讓他們的價格戰變得無利可圖。

轉載自http://www.ts960.com/fiscal/1749.html

熱門搜索

白銀白銀投資白銀回收白銀價格銀飾黃金黃金投資黃金價格黃金回收台南黃金台南白銀珠寶鑽石黃金存摺紙黃金貴金屬投資投資理財

炫麗珠寶http://www.shiny.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炫麗珠寶 的頭像
    炫麗珠寶

    炫麗珠寶的部落格

    炫麗珠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